为深入学习贯彻《“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与《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推动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并助力数字政府发展,中国档案学会于2022年9月15日以腾讯会议形式举办“档案赋能数字政府”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同时通过“兰台之家”视频号直播。来自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同探讨档案工作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角色与作用。
学术发言 (一)
上午的会议由中国档案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邓小军主持,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付华致辞。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科技信息化司司长王燕民,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院长、教授刘越男,湖北省档案馆副馆长刘晓春,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档案监督管理处副处长夏振华分别作学术报告。
国家档案局科技信息化司司长王燕民
国家档案局科技信息化司司长王燕民作了题为《乘势而上,加速推进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的主旨报告。王司长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指出《指导意见》作为国家层面第一个关于数字政府的纲领性文件,对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他提出档案赋能数字政府建设的三大内容:第一,深刻认识数字政府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档案工作数字转型的行动力。档案部门应胸怀大局,积极投入数字政府建设,并把握大势,在信息化大潮中主动扬帆、乘势而上,加快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第二,融入数字政府建设大格局,增强档案工作履职能力。从外在看,数字政府给档案工作带来深刻变革,档案工作需加快数字转型,为管理变革和服务创新创造条件,不仅要考虑自身发展,更要找准档案部门在数字政府大潮中的职责与定位,并与相关部门做好协同;从内在看,数字转型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与增强履职能力的内在需要。第三,全面纳入数字政府建设框架,加快档案工作数字转型。首先,档案主管部门应主动谋划并积极参与数字政府建设,与数字政府建设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为此,国家档案局应在国务院即将成立的数字政府建设协调机制中努力争取话语权。同时,还应在组织部署档案馆(室)数字化转型、制度规范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其次,档案馆(室)要积极履行业务责任,在档案资源挖掘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此外,应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强归档、优服务、广共享、保安全”,协同推进存量、增量电子化等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院长刘越男教授作了题为《数字政府建设中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的主旨报告。刘院长首先梳理了政策背景,回顾了电子政务与数字政府的重要专项政策,分析了《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与《指导意见》所纳入的档案元素,并对国家与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将档案纳入数字政府的内容进行了提炼归纳。在此基础上,她分析了档案工作在数字政府中的定位与机会:一是再次聚焦政府机关文件档案管理工作的机会,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样板;二是修补纸质环境下文件档案管理不足的机会;三是从全程电子化、档案数字共享开放、留存国家记忆、助力社会治理几方面为数字政府的效率、决策、记忆、治理等提供支撑;四是通过各项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联通数字政府集约化平台。随后,她提出了数字政府建设中档案工作可能遇到的难题,包括:单轨单套制进程的时间线不明;档案部门在数据归集博弈中能力欠缺;新型文件组织和处理不足。最后,她指出数据的档案化治理、档案的数据化开发是档案工作未来发展的两大方向。
湖北省档案馆副馆长刘晓春(中)
湖北省档案馆副馆长刘晓春作了题为《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字转型 构建档案服务新格局》的主旨报告,分享了湖北省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的历程与经验。他指出,湖北省档案馆近年来大力推进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和平台建设,加快档案资源的数字转型,已初步建成以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为引领,以局域网、政务网、因特网为平台,以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以档案目录中心基础数据库为基础,以档案信息服务为目的,以档案信息安全为保障的档案信息化体系,高质量推进档案工作数字转型。同时,湖北省档案馆始终把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放在中心位置,以将档案馆建成全省档案数据中心为目标,推进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优化馆藏资源结构,提高数字档案资源占比,建立数字档案馆资源总库,构建门类丰富的优质数字档案资源库。其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经验在于做好存量数字化工作,大力推进增量电子化,推动服务增效、努力构建档案服务新格局。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档案监督管理处副处长夏振华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档案监督管理处副处长夏振华作了题为《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档案服务支撑——以浙江为例》的主旨报告。夏振华副处长围绕实际工作,介绍了浙江省档案服务支撑数字政府建设的先进经验。他在回顾浙江省自2009年以来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包括原生政务数据数量急剧增长、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面普及、公共数据实现一体化智能化管理及各领域“大脑”建设快速推进。在一体化发展方面,他介绍了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一体化数据标准体系、一体化共享开放通道、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并强调档案具有公共数据属性的同时,又有其独特的原始性。在实践探索部分,浙江经验包括档案资源的数字转型,数字档案系统的转型,跨区域、跨部门的档案公共服务转型,以及档案工作数字化改革如智能监管、协同共享、区域一体、一仓一库等应用场景。夏振华副处长提出,档案赋能数字政府,一要重点突出制度重塑与流程再造,二要加快推进档案资源数据化转型,三要着力加强多跨协同与内外联动,四要引导做好“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五要积极推动档案“大脑”建设。
学术发言(二)
下午的学术报告环节由中国档案学会副秘书长刘峰主持,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陈永生、青岛市档案馆原副馆长杨来青、福建省档案局档案业务指导处副处长郑志荣分别作学术发言。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陈永生教授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档案学会常务理事陈永生作了题为《数字政府建设中的档案支撑与档案思维》的主旨报告。他首先明确了分析数字政府建设中档案作用的逻辑前提是正确认识档案与数据的关系,以及档案的作用。随后,他从数字政府建设主体与档案部门两种不同的视角,分析了档案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在数字政府建设主体“想到提到档案、没想到提到档案、说档案有用”的不同情况下,档案界的应有态度与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上,他阐述了存量数字化与增量电子化是档案支撑数字政府建设的两种形式,并认为既要坚守档案的本质,又不应刻意强调档案的特殊性。而后,他提出表面看似矛盾的数据思维与档案思维,实则有互通共融的途径:一是“用而不存”的“数据-档案”思维;二是“存而备用”的“档案-数据”思维。最后,他从事实层面和认识层面总结了数字政府建设中档案的支撑作用,认为作用是客观存在且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在认识层面应摆脱个人好恶、避免偏误,数字政府建设主体和档案部门应就此多做沟通并相互理解,档案部门的任务是找准档案支撑作用的发力点和着力点。
青岛市档案馆原副馆长杨来青
青岛市档案馆原副馆长杨来青作了题为《电子政务数据归档的难点问题及应对之策》的主旨报告。他首先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政务信息资源的构成为政务服务信息、档案信息和内部管理信息,分析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平台化管理,以及政务服务事项类与共享类政务信息资源的内容及形成规律。就政务服务事项类政务信息资源归档工作,他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工作相对固化,档案整理较为简便;第二,以线上流程为主、线下流程为辅;第三,不具有长久保存价值和文化历史研究意义的档案不宜盲目接收进馆;第四,应适应行政审批电子化特点,积极探索单套制管理模式,并避免重复建设。就共享类政务信息资源归档工作,他得出如下结论:一是重点考虑其信息与证据属性;二是无需采用过多真实性保障技术;三是宜采用定期归档策略;同样也应避免盲目接收进馆。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政务信息资源归档的难题,包括资源量巨大、归档情况复杂、归档难以兼顾进馆要求。针对问题,他从档案馆视角提出了电子政务数据归档的解决方案:第一,基于有限进馆策略缩小归档单位监管领域;第二,基于凭证与文化价值导向构建双重归档模式;第三,基于汇聚策略构建案卷模式。最后,他总结政务信息资源的档案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但多并不代表好,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应赋予“组卷”新内涵以破解复杂档案信息管理难题。
福建省档案局档案业务指导处副处长郑志荣
福建省档案局档案业务指导处郑志荣副处长作了题为《规范电子档案管理 服务电子政务发展——福建省电子档案单套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的主旨报告,介绍了福建省电子档案单套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第一,开展试点,为电子档案单套管理积累经验。福建省以龙岩市政务工作为试点,探索行政审批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以省公安厅数字档案室建设和原省档案局(馆)项目为试点,探索电子公文单套归档和电子档案单套管理。第二,完善标准建设,为电子档案单套管理提供规范技术支撑。福建省研究制定地标《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归档一体化管理技术规范》(DB35/T 1916-2020),形成“三包两结构一体化”电子档案规范管理模式创新成果;贯彻落实行业标准,规范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电子档案单套管理一般要求》(DA/T 92-2022),推动电子档案单套管理落地见效。第三,在推广应用方面,福建省采取文件、工作、项目三种推广应用方式,电子档案单套管理成果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专家交流
专家交流环节由陈永生教授主持,专家们相互提问、充分交流,以数字政府建设为背景,在档案学科发展、实际工作推进、政策规范引导、未来发展走向等问题中碰撞出思想火花。
夏振华副处长回答,国家已开展的各类电子文件归档试点为单套制奠定了良好基础,依照通知要求,浙江省将切实做好省民政厅婚姻登记系统、发展改革委的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省自然资源厅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的单套试点工作。在此过程中,将继续完善制度、推广现有的归档交换平台,加强监督指导,深入研究有关单套制的各项标准规范。
问题3:(刘晓春副馆长向杨来青副馆长提问)电子政务信息归档具有哪些特殊性?
杨副馆长答,其特殊性主要有两点,包括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具有规范性,适宜单套归档,以及适合随办随归。
问题4:(刘越男教授向陈永生教授提问)您对档案支撑和赋能数字政府的未来走向有什么看法?
陈教授回答,从方法论的角度,应该把对未来的预测建立在对确定性的把握上。从确定性出发,则要坚守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本质、坚持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在赋能数字政府的过程中,未来走向是让档案更有用、更好用,包括四点内容:第一,简化归档操作程序,第二,坚持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并考虑多元化;第三,加快档案工作数字化转型;第四,坚持差异化服务。
问题5:(刘越男教授向王燕民司长提问)国家档案局未来在档案赋能数字政府方面是否有配套政策出台?
王司长表示,提问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提示,围绕数字政府建设,国家档案局将进一步寻找契合点,在科研工作先行探索的基础上,吸纳实践经验,研究档案数字转型方面的制度供给。希望人大的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与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能为国家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也期待高校能为国家档案局输送更多信息化人才。
问题6:(王燕民司长向杨来青副馆长提问)对政务服务事项产生的档案移交是否能进一步深化?
王司长回应,建议组织力量开展相关研究,并将成果转化为系列标准规范。
问题7:(夏振华副处长向刘晓春副馆长提问)请结合湖北省档案馆实际情况,进一步谈谈档案工作如何赋能数字政府建设?
刘副馆长从三方面对问题做出回应:第一,明确档案工作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定位。第二,明确档案和档案工作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包括数据存储的职责与服务意识。第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此,个人认为国家档案利用共享平台应进一步完善,应加大档案开放,破除数据壁垒,提升干部的数据意识和数据素养。
问题8:(陈永生教授向郑志荣副处长提问)福建省对于进一步深化推动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赋能电子政务或者赋能数字政府有什么考虑?
郑志荣副处长从工作视角做出四方面的回应:第一,推动存量档案数字化,并纳入业务评价与绩效考核等,同时加大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拓宽利用服务渠道。第二,推动电子档案单套管理落地生效,包括继续加大标准研究、加强平台建设并做好对接工作。第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引进、培养复合型人才。第四,做好档案安全保障。
▲黑龙江省档案馆组织收看
▲上海市档案学会组织收看
▲湖北省档案馆组织收看
▲湖南省档案学会组织收看
▲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电子信息部组织收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组织收看
▲沈阳市档案学会组织收看
▲深圳市档案馆组织收看
▲山西太原市档案馆组织收看
▲吉林省辽源市组织全市局、馆长收看
▲山西省档案馆网信部组织收看
▲山西运城市档案馆、忻州市档案馆、晋中市档案馆、临汾市档案馆组织收看
▲山西霍州市档案馆、五寨县档案馆、稷山县档案馆组织收看